牙周病是怎么回事?这份超全科普请收好!
说起牙周病,可能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遥远。但你知道吗,它其实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的疾病。我们的牙齿能牢牢长在嘴里,靠的是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的支撑。当这些组织发炎、受损,就会出现牙龈出血、红肿,时甚会导致牙齿松动。
很多人早起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带血,或者吃苹果时留下血印,这很可能就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 —— 牙龈炎在提醒你该关注口腔健康了。
牙周病是怎么引起的?
牙菌斑是导致牙周病的罪魁祸首。如果我们没有把牙齿清洁干净,食物残渣和细菌就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黏糊糊的薄膜,这就是牙菌斑。时间一长,牙菌斑会硬化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。
除此之外,吸烟、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、内分泌变化(比如女性孕期)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都可能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。
牙周病有哪些表现?
牙周病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,不同阶段的表现也不一样:
早期你可能只会注意到牙龈容易出血,特别是在刷牙或用牙线时。牙龈颜色可能从健康的粉红色变成暗红色,看起来有些肿胀。
如果不加以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出现口腔异味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等症状。这时候你可能喝冷水或吃酸甜食物时感到牙齿酸软。
到了阶段,你会发现牙齿之间的缝隙变大,吃东西使不上劲,甚牙齿开始松动、移位。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,否则很可能面临牙齿脱落的风险。
如何治疗牙周病?
治疗牙周病需要根据病情的程度来定。的口腔医生会先给你做检查,评估牙周状况,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对于轻微的牙龈炎,通常通过的洁牙就能解决问题。医生会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,消除炎症刺激源。同时会指导你掌握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方法。
如果已经发展到牙周炎,可能就需要进行牙周刮治和根面平整。这个过程会比普通洁牙深入,目的是清除牙龈下方、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。
对于的牙周病,可能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,或者在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来挽救患牙。
怎样预防牙周病?
预防永远胜于治疗,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远离牙周病的关键:
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。选择软毛牙刷,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,确保清洁到牙齿的每个面。
不要忽略牙缝的清洁。牙线或牙缝刷能清除牙刷够不到的地方的食物残渣和菌斑。
定期到正规口腔机构进行检查和洁牙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一次。的洁牙能清除日常刷牙无法去除的牙结石。
戒烟限酒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吸烟会显著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和程度。
关于牙周病的几个常见疑问
很多人担心洁牙会让牙缝变大,其实这是个误解。洁牙去除的是本就该清除的牙结石,这些结石占据了健康牙龈本该存在的位置。清除后,原先被填满的牙缝显露出来,给人一种牙缝变大的错觉。
还有人认为牙龈出血就不敢刷牙了,这恰恰相反。牙龈出血通常是因为炎症,而炎症是因为清洁不到位。温和而地清洁,反而能帮助消除炎症,改善出血状况。
牙周病虽然常见,但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。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如果你已经注意到自己的牙龈有出血、红肿等情况,建议尽早的口腔医生,获得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建议。
健康的牙齿不仅关系到咀嚼功能,也影响着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。爱护牙齿,从关注牙周健康开始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