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你的牙龈出血不能忽视?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,咬苹果留下红印子……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暗示你的牙周正在求救。牙周病被称为牙齿的“沉默”,初期不痛不痒,等察觉到松动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今天就带你用简单的话,搞懂牙周治疗的「为什么」和「怎么办」。
你的牙龈健康吗?自测这三步
1. 照镜子看牙龈颜色:健康牙龈呈淡粉色,如果发红或暗紫要警惕;
2. 按压牙龈测试:用干净手指轻压牙龈,正常情况不会出血;
3. 观察牙齿变化:是否出现变长(牙龈萎缩)、缝隙增大等情况。
如果中招任意一项,建议尽快预约检查。牙周病早期干预好,洗牙+龈下刮治可能就够,拖到晚期可能需要手术甚拔牙。
牙周治疗到底痛不痛?
很多人因为怕痛耽误治疗,其实现在早就不是“刮骨疗伤”的年代了。轻度炎症通过超声波洁牙就能缓解,过程中仅有轻微酸胀感;中度治疗会采用局部麻醉,全程;即使是龈下刮治,现在也有激光等微创技术辅助。记住:治疗时的轻微不适,远不及牙周恶化后的持续疼痛。
300元和3000元的治疗差在哪?
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炎症程度和治疗方式: • 基础护理(200-500元):针对牙龈炎,包含洁牙+抛光; • 系疗(1000-3000元):针对牙周炎,需分次完成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等; • 修复阶段(视情况而定):涉及松动牙固定、植骨等个性化方案。 注意!某些机构用“68元洁牙”引流,但操作不规范可能损伤牙龈。建议选择具备牙周治疗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。
治疗后如何保养?记住这5点
1. 更换工具:弃用硬毛牙刷,改用小头软毛牙刷或电动牙刷;
2. 清洁升级:每天少用一次牙线/冲牙器清理牙缝;
3. 饮食注意:治疗后48小时避免冷热刺激,长期要减少碳酸饮料;
4. 戒掉恶习:吸烟会加速牙槽骨吸收,使治疗扣;
5. 定期复查:前半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,稳定后改为半年复查。
牙周健康是终身事业,治疗只是起点,日常维护才是关键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常见误区
× 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
——牙缝本就因牙龈萎缩存在,洗牙去除了牙结石反而阻止病情恶化。
× “治疗后牙齿敏感是医生技术问题”
——短暂敏感是正常现象,通常2周内会逐渐适应。
× “年轻人不会得牙周病”
——临床发现20+患者比例逐年升高,与熬夜、压力大等生活方式相关。
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?
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: • 牙龈自发性出血(非刷牙/进食导致); • 牙齿松动度超过1mm; • 牙龈肿胀流脓伴随口臭; • 咬合时明显疼痛或无力感。 别等“忍不了”才行动,牙周组织损伤是不可逆的,越早治疗越能保住天然牙。
后提醒:网传的“盐水漱口”“牙龈偏方”可能暂时缓解症状,但无法消除深层菌斑。事交给人,及时面诊才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