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看:医生教你拔牙的5个关键步骤
提起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疼不疼”“会不会肿”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小手术之一,拔牙其实没那么可怕。今天我们就从角度,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关于拔牙的那些事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不是所有坏牙都要拔,但遇到这几种情况就别犹豫:智齿反复发炎、蛀牙无法修补、牙齿松动影响进食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。特别是横着长的阻生智齿,就像埋在牙床里的“定时炸弹”,越早处理越省事。
拔牙当天要准备什么?
建议选上午拔牙,记得吃饱饭(但别吃太油腻)。穿宽松衣服,别化妆,女性避开生理期。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要提前告知医生。重要是带个陪同,刚拔完牙不建议自己开车回家。
拔牙过程究竟怎么操作?
现在正规医院都采用“拔牙”技术,先打麻药(进针时像蚊子叮),等牙龈麻木后,医生会用工具轻轻晃动牙齿,后用镊子取出。整个过程10-30分钟,复杂智齿可能稍久些。听到器械声音别紧张,配合医生张口就行。
拔牙后24小时护理指南
咬紧棉球40分钟止血,24小时内别漱口刷牙。口水要咽下去,吐口水容易扯动伤口。可以冰敷脸颊,但别直接贴皮肤。饮食选温凉的粥、面条,避免辛辣食物。如果轻微渗血是正常的,大量出血要立即回医院。
这些情况必须立刻就医
术后3天突然剧烈疼痛、肿胀加剧、发烧超过38度、嘴里有腐臭味,可能是干槽症征兆。少数人会对麻药过敏,出现皮疹或心慌也要及时医生。记住,遵医嘱吃药很重要,别擅自停用。
关于拔牙的常见误区
“拔智齿会瘦脸”是谣言,脸型由颌骨决定;“打麻药伤脑子”更不科学,麻药剂量很;“拔牙很疼”已成过去式,现在微创技术基本能做到全程。建议大家到正规医疗机构操作,街边小诊所的消毒和操作规范难有。
拔牙后多久能正常?
简单拔牙3天就能缓解不适,1周左右伤口愈合。复杂智齿可能需2周期,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长途飞行。一般1个月后就能正常咀嚼,3个月后可以考虑种牙修复。记住拆线时间别忘记,可设个手机提醒。
后提醒,选择有资质的口腔机构比追求更重要。好的医生会根据牙齿情况定制方案,比如先拍片看牙根走向,避开神经血管,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术后。希望每位需要拔牙的朋友都能顺利度过这个小关卡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