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:守护牙龈健康的“秘密”
你有没有遇到过刷牙时牙龈出血?或者早起总觉得口腔有异味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暗示着牙周在“求救”。牙周治疗不是什么神秘项目,它就像给牙齿做一次深度SPA,及时止损才能让笑容更自信。
牙周病:沉默的口腔“者”
很多人以为牙疼才是大事,殊不知牙龈红肿、出血才是早期信号。牙菌斑长期堆积会变成牙结石,像水泥一样糊在牙齿根部,慢慢侵蚀牙龈和牙槽骨。如果不干预,从牙龈炎发展到牙周炎,牙齿松动甚脱落都可能发生。
别担心,定期洗牙能清除表面牙结石,但如果已经出现牙周袋(牙龈和牙齿之间的缝隙变深),就需要牙周治疗了。早发现早处理,比后期补救轻松得多。
牙周治疗怎么做?三步说清楚
步:龈上洁治(洗牙)
用超声波设备震碎看得见的牙结石,抛光牙面减少菌斑附着。相当于给牙齿“搓个澡”,适合牙龈炎初期人群。
第二步:龈下刮治(深层清洁)
针对牙周袋内的顽固牙结石,医生会用精细器械手动清理牙根表面。可能需要局部麻醉,过程有点像给树根“除草”,让牙龈重新贴附牙齿。
第三步:维护治疗
治疗后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通过牙周探针检查情况。就像汽车保养,定期维护才能长久稳定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
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能避免牙龈继续萎缩。就像拆掉违建后院子显大,其实是了本来面貌。
误区二:“治疗一次就能”
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长期维护。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控盐,定期清洁+日常正确刷牙缺一不可。
误区三:“出血就该停止刷牙”
牙龈出血说明有炎症,更要用软毛牙刷轻轻清洁。好比伤口清创才会愈合,避开反而加重问题。
日常防护:省钱又省心的秘诀
治疗后想要持久,记住这几点:
• 巴氏刷牙法(45度角竖刷)比横刷清洁效率高3倍
• 牙线清洁邻面,弥补牙刷40%的清洁盲区
• 吸烟人群牙周病风险高5倍,戒烟是省钱的“治疗”
• 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患者更要关注牙周健康
什么时候该看医生?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预约牙周检查:
✓ 牙龈出血超过1周未缓解
✓ 牙齿有松动感或咀嚼无力
✓ 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
✓ 口腔异味即使刷牙后仍存在
牙周治疗不是消费,而是对健康的投资。毕竟原生牙永远比假牙好用,别等到“土崩瓦解”才想起补救。下次洗牙时,不妨让医生做个牙周检查——这可能省下未来一大笔种植牙费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