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你的牙龈总出血?
早上刷牙时看到牙刷上有血丝,吃苹果时留下红印子,这可能不是简单的“上火”,而是牙周在发出警告。牙周治疗并非只是“洗牙”那么简单,它关乎你每一颗牙齿的根基健康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龈出血别不当回事,可能是牙周炎前兆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如果你发现牙龈红肿、一碰就出血,甚伴有持续性口臭,很可能是牙龈炎——牙周疾病的初级阶段。此时牙菌斑中的细菌正在侵蚀牙龈边缘,若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发展为牙周炎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终牙齿松动脱落。
牙周治疗的4个关键阶段
阶段:基础治疗——通过超声波洁牙(俗称“洗牙”)清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,配合抛光减少菌斑附着。如果发现较深的牙周袋,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,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下方的牙石。
第二阶段:药物辅助——对于炎症较重的情况,医生可能会在牙周袋内放置缓释抗菌药物,或开具短期口服抗生素。
第三阶段:手术治疗——针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,可能需要做牙龈翻瓣术、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,帮助受损组织修复。
第四阶段:维护期——治疗后的3-6个月需要复查,通过牙周探诊、X光片评估情况,并制定个性化维护方案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3个认知误区
误区1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 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堆积的牙结石被清除,暴露出真实的牙齿间隙,这正是炎症得到控制的标志。
误区2:“治疗一次就能” 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长期维护。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一样,牙周健康也需要定期复查和清洁。
误区3:“只有老年人才会得” 临床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近年来甚有20多岁患者出现牙槽骨吸收的情况。
日常护理比治疗更重要
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每天的有效清洁: - 使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) - 牙线清洁牙缝(每天少1次) - 吸烟人群建议使用冲牙器辅助 -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
什么情况需要立即就医?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建议尽快预约牙周专科检查: ✓ 牙龈出血持续1周以上 ✓ 牙齿有明显松动感 ✓ 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 ✓ 牙齿位置发生移位(例如门牙外飘)
写在后
牙周健康就像房子的地基,再豪华的烤瓷牙也经不起牙槽骨的流失。与其等到牙齿松动再花大价钱治疗,不如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。记住:没有“老了就会掉牙”的必然,只有疏于管理的后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