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当心牙体牙髓病悄悄找上门
近总感觉牙齿隐隐作痛?喝口冰水就酸得倒吸凉气?这些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敲警钟。很多人觉得牙疼忍忍就过去了,殊不知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"报废"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,这个藏在牙齿里的健康。
牙齿内部也有"神经和血管"
把牙齿竖着劈开看,外层是坚硬的牙釉质,中间是稍软的牙本质,里面藏着牙髓——相当于牙齿的"心脏"。牙髓里有神经、血管和淋巴管,负责给牙齿输送营养。一旦细菌攻破外层防线侵入牙髓,就会引发剧烈疼痛,这就是牙体牙髓病的典型症状。
根据临床统计,35-50岁人群约有60%曾遭遇牙髓问题。而多数人初的表现就是"冷热敏感",比如吃火锅时突然疼得不敢咬,或是夏天喝冰饮料牙齿一阵刺痛。
三大常见病因你中招了吗?
蛀牙没补拖成大病:初期蛀牙只是牙釉质上的小黑点,及时补牙几百块就能解决。但若放任不管,细菌就会像凿隧道一样钻进牙髓,这时候可能要花几千块做根管治疗。
牙齿裂缝藏危机:有人咬硬物后牙齿出现细微裂纹,看似不影响使用,实则已成为细菌高速公路。曾有患者因用牙开瓶盖,半年后不得不拔除整颗牙。
牙周病牵连邻居:牙龈长期发炎会导致牙根暴露,细菌顺着牙根逆向感染牙髓。这类情况往往牙疼和牙龈肿痛同时发作。
治疗手段比想象中简单
现在的牙体牙髓治疗早已告别"钻头恐惧症"。以常用的根管治疗为例:
1. 局部麻醉后完全 2. 用微型显微镜定位感染部位 3. 精密器械清除病变组织 4. 生物相容材料填充根管 5. 全瓷冠保护脆弱牙体
整个治疗过程约需2-3次就诊,单次耗时和普通补牙相差无几。很多人做完后感叹:"早知这么轻松,何必白忍那么久。"
日常防护记住这5点
① 每天用巴氏刷牙法清洁2次,牙缝配合牙线 ② 每年洗牙1次,蛀牙早发现早处理 ③ 避免用牙齿开瓶盖/咬硬壳 ④ 牙齿敏感可用含钾牙膏 ⑤ 运动时戴防护牙套防撞击
特别提醒: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髓炎,计划怀孕前建议做口腔检查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Q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能用多久? A:规范治疗+及时戴冠,90%以上的牙齿可使用10年以上。
Q:治疗期间能正常吃饭吗? A:避免用治疗侧咀嚼硬物即可,一般不影响日常饮食。
Q:拍牙片辐射会不会? A:单次牙科X光辐射量≈坐2小时飞机,孕妇儿童可用铅衣防护。
牙齿问题怕"等等看",下次遇到冷热刺痛或自发疼痛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毕竟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顺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