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美白哪种方法好?5种科学方式告别黄牙困扰
照镜子时是否总感觉牙齿不够白?咖啡、茶渍悄悄爬上牙面?其实成年人都存在牙色暗沉问题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顾问,今天不谈晦涩理论,只说普通人能听懂的牙齿美白干货。
为什么牙齿会变黄?
牙齿着色分内外两种原因。外源性着色来自日常饮食中的色素,比如每天喝的咖啡、红酒,甚酱油都会在牙面形成薄膜。内源性变色则与年龄增长、药物影响或牙神经坏死有关。是,市面上90%的美白技术针对的都是外源性着色。
5种主流美白方式实测
1. 冷光美白:诊室30分钟的经典项目。医生会先涂抹牙龈保护剂,再用含过氧化氢的凝胶配合蓝光照射。适合急着见客户或筹备婚礼的人群,单次能维持1-2年。
2. 家用牙托美白:
牙医定制的透明牙托搭配低浓度美白剂,每晚佩戴2小时。两周后能看到明显变化,优势是价格仅为冷光美白的1/3。但注意市面非定制牙托可能引发牙龈敏感。
3. 美白牙膏:
含摩擦剂和低浓度过氧化物的牙膏确实能减轻表层色素,但改变不了牙齿本质颜色。建议作为日常维护,别期待奇迹。
4. 瓷贴面:
适合重度氟斑牙或四环素牙人群。需磨除少量牙釉质,贴上0.5mm的陶瓷薄片。价格较高但持久,选择时要注意技师比材料品牌更重要。
5. 超声波洁牙:
严格说不算美白项目,但能清除牙结石和部分色素沉积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,就像给牙齿做"大扫除"。
关于美白的3个认知误区
• 误区一:越白越好。健康牙本质其实是微黄的,明星那种"墙白"多经过修图或过度治疗。
• 误区二:家用偏方有效。柠檬汁、食醋会腐蚀牙釉质,小苏打颗粒可能划伤牙面。
• 误区三:一次保持。美白会随饮食逐渐减退,需要定期维护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?
预算有限选家用牙托,追求考虑冷光美白,伴有牙齿缺损建议贴面修复。关键要先去正规机构检查,有些情况比如未治疗的龋齿、牙周炎需要先处理基础问题。
后提醒:美白后48小时内要避开深色食物,吸烟人士建议搭配电子烟过渡。任何项目都有可能出现短暂敏感,选用含硝酸钾的牙膏可缓解。记住,变白才是真的美。
(注:本文提及存在个体差异,具体方案需经医生评估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