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重视?小心牙齿提前“下岗”!这些症状你中招了吗?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个苹果留下血印子?很多人觉得这是“上火”,殊不知这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困扰我国近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,等到牙齿松动再就医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沉默的牙齿。
一、牙龈出血不是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的开端
健康的牙龈就像紧实的高领毛衣包裹着牙齿,当牙菌斑长期堆积,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发炎。这时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就像身体的预警灯,医学上称为“牙龈炎”。若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发展成牙槽骨的“牙周炎”,这个过程就像房屋地基被悄无声息地掏空。
二、牙周病发展的四个危险阶段
1. 牙龈炎阶段:刷牙出血、口臭明显,但X光片显示牙槽骨完好
2. 早期牙周炎:出现牙周袋(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的缝隙),牙槽骨吸收不超过1/3
3. 中期牙周炎:牙齿轻微松动,牙缝变大,冷热敏感
4. 晚期牙周炎:牙齿自行脱落或需拔除,骨吸收超过1/2
三、这些习惯正在加速牙周病恶化
• 横向用力刷牙:长期会磨损牙颈部,形成楔状缺损
• 用牙签剔牙:容易刺伤牙龈,牙线才是正确选择
• 吸烟: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掩盖出血症状
• 孕期忽视口腔护理: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
四、牙周治疗没有想象中可怕
很多患者听说要“龈下刮治”就打退堂鼓,其实现在有超声波设备配合表面麻醉,治疗过程就像“深度清洁大扫除”。对于轻度患者,定期洁牙+正确刷牙就能控制;中重度患者则需要分阶段治疗:先清除菌斑结石,再评估是否需要牙周手术。记住,越早治疗,越好,花费越少。
五、日常预防记住“三个黄金法则”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
2. 每日使用牙线:清洁牙刷够不到的牙缝邻面
3. 定期口腔检查:建议每6-12个月做一次洁治
六、关于牙周病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“牙齿松动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”
:健康的牙齿可以陪伴终身,松动多因牙周病导致
误区二:“洗牙会把牙缝洗大”
:牙缝本就存在,之前被结石和肿胀的牙龈掩盖
误区三:“治疗一次就能一劳永逸”
: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就像糖尿病需要持续控制
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咀嚼工具,别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。下次发现牙龈出血,别再用“近太累”安慰自己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毕竟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