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:牙医教你避开误区
很多人听到"拔牙"两个字就会心里发毛,其实现在的拔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请教了多位牙医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拔牙这件"小事"。
什么时候需要拔牙?
常见的情况是智齿横生。如果智齿影响到邻牙,或者经常发炎,医生一般会建议拔除。另外,龋坏的牙齿、阻生齿、正畸需要等情况也需要拔牙。但要注意,能补的牙齿尽量不拔,毕竟天然牙齿才是珍贵的。
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?
首先要把身体状态调整好。感冒发烧、期都不建议拔牙。术前不要空腹,但也不要吃太饱。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。记得带上卡,现在拔牙很多都可以报销。
特别提醒:女性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好不要拔牙,中间阶段也要谨慎。
拔牙过程疼不疼?
现代麻醉技术已经让拔牙过程基本。医生会先给患者打麻药,大概5-10分钟起效。拔牙时只有轻微牵拉感,不会感到疼痛。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,有些诊所还镇静服务。
拔牙后怎么护理?
拔牙后关键的是止血和防感染。要咬紧纱卷40分钟以上,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吸烟、喝酒、吃辛辣食物。可以冰敷脸颊减轻肿胀。一般3天后可以正常饮食,2周左右创口基本愈合。
如果出现剧烈疼痛、持续出血、发烧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复诊。
常见误区要避开
误区一:拔牙后立即刷牙。这会影响血凝块形成,建议24小时后再轻柔刷牙。
误区二:用舌头舔创口。这样容易造成二次出血,延长愈合时间。
误区三:吃止疼药预防疼痛。应该在感到疼痛时再服用,避免药物过量。
误区四:拔牙后立即运动。剧烈运动会导致出血,建议休息2-3天。
这些情况要注意
拔牙后会有轻微渗血是正常的,但如果出血量大、持续时间长就要就医。肿胀一般3天达到高峰,之后会逐渐消退。轻微疼痛可以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。如果出现明显的异味、脓液流出,可能是感染迹象。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血压再拔牙。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。心脏病患者可能需要提前服用抗生素。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。这些特殊人群好选择上午拔牙,方便观察术后反应。
拔牙后饮食建议
拔牙当天建议吃温凉的流食或软食,比如粥、鸡蛋羹、牛奶等。第二天可以吃些面条、馄饨等软食。3天后可以正常饮食,但一周内好避免、过热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记住,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,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。选择正规医院和有资质的医生,才能确保拔牙过程顺利。如果有任何疑问,都可以在术前详细医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