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牙医告诉你这5个
近在后台收到不少读者提问:"每年洗牙到底是不是智商税?""洗完牙缝变大怎么办?""为什么我每天刷牙还要洗牙?"作为在口腔健康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把洗牙这件事给你说明白。
洗牙根本不是美容项目
很多人次接触洗牙是因为发现牙齿变黄,但其实洗牙的名称叫"龈上洁治",属于基础口腔治疗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,洗牙是通过超声波震动清除普通刷牙解决不了的牙结石和菌斑。那些说"洗完牙马上变白"的,其实偷换了概念——健康的牙齿本来就是淡黄色,洗牙只是还原牙齿本色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会
误会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 牙缝变大根本不是洗牙的错,而是长期堆积的牙结石撑大了牙龈。当结石被清除后,原本被占用的空间显露出来,就像搬家后腾空的房间。不及时清理这些结石,牙龈萎缩会更。
误会二:"每天认真刷牙不用洗牙" 再好的牙刷也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像牙龈边缘、牙缝这些死角,细菌和食物残渣会慢慢钙化成牙结石。临床上见过太多每天刷牙3次却满口牙结石的,夸张的结石厚度达到5毫米。
误会三:"洗牙特别疼" 健康的牙龈洗牙时只会有点酸胀感。如果疼得,恰恰说明牙龈已经有炎症,这个时候越怕疼不洗牙,下次洗会更疼。现在正规机构都有舒适化洁牙选项,敏感人群可以选择。
哪些人尤其需要注意洗牙?
有三类人需要特别关注洗牙频率:
1. 抽烟喝茶的人,色素沉积速度快
2. 戴牙套的朋友,清洁难度翻倍
3. 孕期女性,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
建议每年少洗牙1-2次,做过种植牙的更需要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洗牙全过程实况解说
正规机构的洗牙流程通常是这样:先用探针检查全口牙周状况,再用超声洁治机头逐颗清洁,接着用抛光膏打磨牙面,后涂氟防蛀。全程大概40分钟,结束后医生会给出个性化护理建议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洗牙过程中出血量其实是判断牙龈健康的重要指标。
洗牙后24小时要注意
刚洗完牙的那天要记住"三不要":不要吃深色食物(比如咖啡、酱油),不要喝过冷过热的饮品,不要用牙签猛戳牙缝。可以改用牙线轻柔清洁,建议选择牙膏缓解短期酸软感。如果三天后仍有明显不适,一定要及时复诊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洗牙的价格从1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,区别主要在于仪器消毒水平和医生的操作经验。千万别为了省几十块钱去没有资质的场所,万一感染或者损伤牙釉质,后续治疗费用可能翻十倍不止。保护牙齿这件事,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