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:牙齿脱落的隐形,这些征兆千万别忽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不是简单的“上火”,而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性疾病,就像房子的地基被慢慢蛀空。初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(牙龈炎),若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。早期可能只有刷牙出血、口臭等容易被忽略的症状,等出现明显疼痛时,通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称为“沉默的牙齿”。
这6类人容易中招
1. 吸烟人群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加速牙槽骨吸收
2. 孕妇:激素变化使牙龈更敏感
3. 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佳者感染风险增加3倍
4. 长期熬夜者:免疫力下降易引发炎症
5. 牙齿拥挤者:清洁难度大易滋生细菌
6. 有家族病史者:遗传因素占发病风险的30%
自测你的牙周健康状况
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:
• 刷牙或使用牙线时是否经常出血?
• 牙龈是否有红肿或退缩现象?
• 牙齿是否看起来越来越长?
• 是否有持续的口臭问题?
• 咬合时是否感觉牙齿位置变化?
如果出现2项以上,建议尽快到机构检查。
治疗不是终点,维护才是关键
现代牙周治疗已形成完整体系:
基础治疗:全口洁治(洗牙)+龈下刮治,去除菌斑牙石
手术治疗:针对中晚期患者进行牙龈翻瓣、骨移植等
维护期:每3-6个月的复查+日常护理指导
需要提醒的是,就像高血压需要终身管理,牙周病治疗后的维护期往往需要持续数年。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中断复诊,导致病情反复。
日常护理的3个关键点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,每次少2分钟
2. 牙线使用:每日少1次,特别是晚饭后,注意要进入牙龈沟清洁
3. 冲牙器辅助:对牙缝大、有修复体的人群特别有效
对于已经出现牙龈退缩的患者,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和含亚锡氟化物的牙膏,这类成分能有效抑制牙周致病菌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典型的误解。牙缝是因为原有牙石占位,清除后暴露出本来存在的问题。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加速骨质流失。
治疗会很痛吗?
现在普遍采用麻醉技术,基础治疗通常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对于极度敏感的患者,还可以选择镇静等方式。
能吗?
早中期通过系疗可以控制发展,但已的骨组织难以完全再生。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关重要。
预防胜过治疗
建议2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1次牙周检查,40岁后每半年检查1次。日常可以观察牙龈颜色变化——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质地坚韧如橘子皮。如果变成鲜红色或暗紫色,触之易出血,就是明显的炎症信号。
记住,牙周健康不仅关系到口腔,更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全身健康密切相关。爱护牙齿,从关注牙龈开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