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牙医告诉你这6个
中午吃饭时突然牙根一酸,喝冰水时牙齿发软,照镜子发现牙龈边缘有一道黄线——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洗牙了。但关于洗牙的谣言从来不少,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"洗完牙齿会变敏感"...今天我们就用牙医的视角,帮你拨开迷雾。
为什么牙齿每天刷还是需要洗牙?
就算用电动牙刷每天刷三次,牙刷也只能清洁60%的牙面。那些藏在牙缝里、牙龈沟内的牙菌斑,会在10-14天内硬化成牙结石。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这些钙化沉积物会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,终发展成牙周炎。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结石检出率高达97%,这也就是为什么牙医建议每6-12个月做一次超声波洁治。
洗牙全过程
正规机构的洗牙通常包含四个步骤:先用探针检查全口牙结石分布,再用超声波工作头震碎大块结石,接着用喷砂处理色素沉积,后抛光让牙面变光滑。全程约40分钟,过程中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现代设备都配有吸唾管和镇痛模式,整体体验比五年前舒适很多。
关于洗牙的3个认知误区
误区1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?
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是圆钝的,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结石而非切割。就像敲鸡蛋壳不会伤到内膜,正确操作下牙釉质完全不会受损。
误区2:洗完牙缝变大?
那其实是原本被结石填满的缝隙。就像拆掉违章建筑后院子显大了,及时清除结石反而能避免牙龈萎缩。
误区3:洗牙能美白牙齿?
洗牙主要清除外源性色素(烟渍、茶渍),对氟斑牙、四环素牙等内源性着色无效。想真正美白需要配合冷光美白等项目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抽烟人士、咖啡重度爱好者、正畸戴牙套的人群要缩短3-6个月一次。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性龈炎,建议孕前洁牙。另外,糖尿病人群牙周感染风险比常人高3倍,更需要定期维护。
洗牙后48小时注意事项
忌过冷过热食物,避免用新洁牙部位啃苹果等硬物。部分人会出现短暂敏感,这是牙根暴露后的正常反应,通常3-5天自行消失。建议使用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用力刷牙。
如何判断机构是否
查看消毒间的灭菌包装是否完整,观察医生是否更换一次性手套和器械。正规操作前一定会做口腔检查并询问病史,那些直接开机就洗的要警惕。现在很多机构配备有内窥镜系统,能让你直观看到清洗前后的对比。
后提醒: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医疗行为,一定要选择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场所。如果你上次洗牙已经是1年前,现在就该拿起手机预约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