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是怎么回事?这份通俗指南帮你了解全过程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作为从业十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关于牙周治疗的。
别把牙周炎当小事
很多人觉得牙龈红肿不是大事,直到牙齿开始松动才着急。实际上,牙周病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。我们的口腔里时刻存在着细菌,当清洁不到位时,它们就在牙龈线下方安营扎寨,形成顽固的牙结石。
治疗要趁早的三个阶段
初期治疗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。医生会用工具清理牙龈上下的结石,这个步骤叫洁治和刮治。听着吓人,其实现在都有舒适化处理,怕疼的人可以选择表面麻醉。
中期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。不是吃抗生素那么简单,而是把特制药物直接送到发炎的牙周袋里。就像给伤口上药,只不过位置比较特殊。
到了后期,有些患者需要做个小手术。别紧张,现在都是微创的。医生会翻开牙龈清理病灶,必要时还会用些促进牙槽骨再生的材料。
治疗后的日常维护更重要
做完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。复诊复查的频率要看个人情况,一般前三个月比较关键。建议准备个小本子记录每次护理情况,这对长期维护很有帮助。
刷牙方法很讲究。不要横着拉锯式刷牙,学会巴氏刷牙法。牙线不是可选品,而是必需品,特别是矫正牙齿或者有修复体的人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有人觉得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这完全是误会。牙缝本来就是被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自然感觉空荡荡。还有人认为治疗一次就能,其实牙周病需要终身管理。
孕期女性更要注意。激素变化会让牙龈特别敏感,但很多治疗在孕中期是可以进行的,别因为怀孕就拖延治疗。
花多少钱才合理
基础治疗通常在几百到一千多不等,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几千元。重点不是比较价格,而是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生。可以留意医生的继续教育经历,真正的医生都会定期更新知识。
报销要看具体情况,一般基础治疗能报部分,手术类项目报销比例较低。事先清楚总没错。
选对医生的小技巧
好的牙周医生问诊时会测量牙周袋深度,就像测血压一样要记录具体数值。治疗前会拍片评估骨量流失情况,而不是凭经验猜测。
现在很多机构都配备了牙周内窥镜,能让你亲眼看到牙齿根部的情况。敢让患者看清问题的医生,通常更有底气。
记住,牙周治疗不是一次性消费,而是长期健康投资。保护好天然牙,比日后种牙划算得多。下次看到牙龈出血,别再随便漱漱口就了事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