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怎么治疗?这5个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留下血印?这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70%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这些症状可能是牙周病前兆
1. 牙龈出血:牙刷毛上沾染粉色泡沫,这是牙龈发炎直观的信号。健康牙龈在正常刷牙时不会出血
2. 持续性口臭:即便认真刷牙仍难以消除的异味,可能是牙周袋内细菌代谢产物所致
3. 牙龈肿胀:发炎的牙龈会呈现鲜红或暗红色,轻轻按压会有疼痛感
4. 牙齿敏感: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,冷热刺激时产生短暂尖锐疼痛
5. 牙齿移位:突然发现牙缝变大或牙齿位置改变,说明牙槽骨已经开始吸收
牙周病发展的三个阶段
牙龈炎阶段:此时病变仅局限在牙龈组织,通过洁治和正确刷牙就能完全逆转。可惜很多人错过了这个佳干预时机。
轻中度牙周炎:牙槽骨开始吸收,形成超过3mm的牙周袋。这个阶段需要龈下刮治等治疗,及时处理仍能保住牙齿。
重度牙周炎: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/2,牙齿出现明显松动。此时治疗有限,可能需要拔除患牙。
牙医常用的治疗方案
基础治疗是成功的关键。超声波洁治能清除龈上菌斑,而手工刮治器可深入牙周袋清理结石。对于深度超过5mm的牙周袋,可能需要配合局部用药。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维护期每3-6个月的清洁关重要。
日常护理的三大要点
①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,确保刷到牙龈边缘
② 牙线使用比冲牙器更重要,能有效清除牙邻面菌斑
③ 戒烟限酒,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加剧牙槽骨吸收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?这是典型误区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长期堆积的结石。就像移走房子周围的垃圾,房子本身并不会因此倒塌。
治疗会不会很痛?现代牙科都有表面麻醉技术,刮治过程基本感。治疗后2-3天可能出现轻微酸胀属于正常现象。
预防胜于治疗
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必要。对于糖尿病患者、孕妇等高风险人群,更需要加强口腔护理。记住:牙周组织一旦就,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明智之选。
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咀嚼工具,保护好牙周健康,才能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享受美食。如果你已经出现上述任何症状,建议尽快预约的牙周检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