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关心的5个问题解答
当孩子乳牙出现龋齿、不齐或意外受伤时,许多家长会陷入焦虑:该不该治疗?会不会影响恒牙?治疗过程孩子能配合吗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解答儿童牙齿治疗的常见疑问。
一、乳牙坏了到底要不要治?
"反正会换牙,不用管"是大的误区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承担着咀嚼、发音和引导恒牙生长的关键作用。如果乳牙龋坏:
• 可能引发牙髓炎,让孩子持续疼痛;
• 过早缺失会导致邻牙倾斜,恒牙萌出空间不足;
• 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影响面部发育。
建议:发现黑点、牙洞或孩子抱怨吃东西酸疼时,尽早到儿童牙科检查。
二、儿童看牙和有什么区别?
儿童牙科诊所会针对性解决三大难题:
1. 恐惧心理:诊室通常布置得温馨活泼,医生会先用玩具、动画降低孩子戒备心;
2. 配合度:治疗采用"Tell-Show-Do"(讲解-演示-操作)模式,比如先让孩子触摸补牙工具;
3. 特殊技术:乳牙填充材料更柔软,局部麻醉可能配合表面麻醉凝胶减轻刺痛感。
三、这些常见项目需要提前了解
窝沟封闭
6-8岁恒磨牙萌出后,在牙齿窝沟处涂布保护剂,能降低60%蛀牙风险,整个过程。
间隙保持器
乳牙过早缺失时,用金属或树脂装置占位,防止其他牙齿移位,需定期复查调整。
乳牙根管治疗
当蛀牙感染牙神经时,通过清除病变组织保留牙齿,避免拔牙导致后续问题。
四、治疗时孩子哭闹怎么办?
儿科牙医有丰富的应对经验:
• 3岁以下建议采用"膝对膝"体位,家长和医生配合固定孩子;
• 对极度抗拒的儿童,可考虑镇静(吸入无害气体放松);
• 分次治疗:只做简单检查,建立信任后再逐步深入。
家长要注意:不要用"看牙很可怕"等言语暗示,治疗后可给予拥抱鼓励而非物质奖励。
五、日常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1. 刷牙习惯
从颗牙萌出就要清洁,3岁前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,家长需协助刷牙孩子能写自己名字(约6岁)。
2. 饮食控制
避免频繁摄入粘性糖果、果汁,睡前刷牙后禁食。
3. 定期检查
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早期发现问题时治疗更简单。
记住:健康的乳牙是恒牙的基础。如果发现孩子牙齿异常,建议选择有儿童牙科资质的正规机构就诊,避免因不当处理造成二次伤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