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牙医告诉你
每次刷牙都出血,牙齿上总有一层黄黄的东西?很多人对洗牙这件事犹豫不决——有人说洗牙会伤牙齿,有人说洗牙后牙缝会变大。作为牙科诊所基础的项目,洗牙到底该不该做?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。
一、牙齿上的“水泥”是什么?
用手指甲刮一刮牙齿内侧,如果发现淡黄色的软垢,这就是牙菌斑。它像水泥一样牢牢粘在牙齿上,普通刷牙只能清除60%左右。日积月累,这些细菌群体会钙化变硬,形成牙结石。更麻烦的是,1毫克牙结石上就能附着上亿细菌,它们会持续刺激牙龈,导致牙龈红肿、出血,终发展成牙周炎。
二、洗牙三大误区
误区1:洗牙会把牙齿洗坏?
超声波洗牙机的工作头在震动时会形成微小的水雾,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并不会直接切割牙齿。正规操作下,牙釉质受到的磨损可以忽略不计,相当于吃一个苹果的损耗。
误区2:洗牙后牙缝变大?
这是常见误解。是:牙结石长期堆积会牙龈萎缩,洗牙后去除了这些“填充物”,原本被占据的牙缝自然暴露出来。就像搬家后清空的房间,不是房间变大了,而是杂物被清理了。
误区3:每天刷牙就不用洗牙?
再好的牙刷也难以清洁到牙龈沟和牙缝深处。实验证明,即使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,多只能清除70%的牙菌斑,那些躲在死角的细菌仍在默默牙齿。
三、哪些人需要洗牙?
这几类人群建议每半年洗一次:
•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
• 长期抽烟、喝浓茶咖啡者
• 戴牙套矫正牙齿期间
• 备孕期的女性(孕期激素变化更易引发牙龈炎)
普通人也建议每年洗牙1-2次,这和汽车定期保养是一个道理。
四、亲身经历洗牙全过程
躺在牙科椅上,医生会先用探针检查全口牙齿情况。超声波仪器工作时会有轻微酸胀感,遇到特别顽固的结石可能需要手工刮治。整个过程大概30-40分钟,结束后能明显感觉牙齿表面光滑了很多,就像给牙齿做了次深度SPA。
要注意的是:洗牙后1-2天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,有些人会出现短暂敏感症状,这是牙龈健康的正常反应,通常3天左右就会消失。
五、洗牙价格参差不齐怎么选?
市面上洗牙价格从几十到上千不等,主要差别在三个方面:
1. 是否包含口腔检查
2. 医生操作规范程度(重点看是否有喷砂抛光步骤)
3. 消毒流程是否达标
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98-398元区间的常规洁牙就能满足需求,切忌贪图便宜选择消毒不规范的小作坊。
牙齿健康是一辈子的事
与其等牙疼了再花大价钱治疗,不如把洗牙当成常规保健。下次看到镜子里的牙齿发黄时,别再纠结“洗不洗”,而是该问自己“什么时候去洗”。毕竟,再贵的牙膏也抵不过一次的牙齿清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