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!医生解答常见问题
很多人听到拔牙就心里发怵,其实现在拔牙已经不像老一辈说的那么可怕了。作为一名有着十年经验的医美行业从业者,我见过太多因为不了解拔牙常识而过度紧张的患者。今天就跟大家拔牙这件事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牙齿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,医生通常都会先考虑保留牙齿。但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,可能就需要考虑拔牙了:
是龋坏的牙齿。如果龋坏已经到牙根,无法通过治疗修复,这时候拔除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。
第二是阻生智齿。这类牙齿往往斜着生长,可能会顶坏相邻的好牙,或者引起反复发炎。
第三是正畸需要。有些牙齿拥挤的情况,可能需要拔掉一两颗牙齿来腾出空间。
第四是松动的牙周病患牙。当牙齿因为牙周病已经松动,影响进食和说话时,也需要考虑拔除。
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?
拔牙前要和医生充分沟通。告诉医生你的全身健康状况,比如有没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是否在服用抗凝药物等。
建议选择上午拔牙。一是因为上午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好,二是万一出现出血等状况,下午还有时间处理。
记得吃早餐。空腹拔牙容易引起低血糖,但也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。
女性朋友要避开经期。经期凝血功能会有些变化,容易导致出血增多。
拔牙过程是什么样的?
现在的拔牙流程已经规范很多了。首先是拍片检查,医生会看牙齿的根部情况,评估拔牙难度。
然后是消毒和麻醉。很多人怕打麻药针,其实现在的麻药针头都很细,疼痛感比想象中轻得多。
等麻药起效后,医生会用器械轻轻松动牙齿,然后慢慢取出。整个过程基本上不会有疼痛感,多就是有些牵拉感。
对于特别复杂的牙齿,比如低位阻生智齿,可能需要切开牙龈,甚去掉一点骨头才能取出。
拔牙后要注意什么?
拔完牙后医生会在创口上放一个棉球,要咬住30-40分钟帮助止血。这段时间不要说话,也不要频繁吐口水。
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不要吮吸伤口、不要用吸管喝水。这些动作都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,引起出血或干槽症。
可以适当冰敷脸颊,帮助消肿。但要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,用毛巾包着冰块,敷15分钟休息15分钟。
饮食方面,头两天吃温凉的流食或软食,避免辛辣刺激和的食物。第三天开始可以慢慢正常饮食。
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
虽然多数人拔牙后顺利,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医生:
出血不止。拔牙后轻微渗血是正常的,但如果出血量较大,或者咬棉球两小时后还在出血,就要去医院了。
剧烈疼痛。拔牙后轻微疼痛是正常的,但如果疼痛越来越重,吃止痛药也不管用,要警惕干槽症。
发烧。如果体温超过38度,可能是感染的表现。
面部明显肿胀。轻微的肿胀是正常反应,但如果肿胀持续加重,或者伴有张口困难,就需要及时处理。
后要提醒大家的是,拔牙虽然是个小手术,但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。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消毒条件直接影响你的情况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消除对拔牙的恐惧,遇到牙齿问题时能做出正确决定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