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牙的佳时机和常见方法,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牙齿出现小黑点或隐隐作痛时,很多人会纠结要不要去补牙。其实蛀牙就像木头里的白蚁,越早处理越简单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补牙那些事,帮你避开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的坑。
什么样的牙齿需要补?
当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,咬东西时敏感酸痛,甚能看到明显的牙洞,这时候就别再拖了。早期的龋齿可能只是牙釉质受损,补牙只需要简单清理腐质,用树脂材料填充即可。如果等到冷热刺激痛、夜间自发痛,可能已经伤到牙髓,治疗费用和时间都会翻倍。
现在补牙常用的三种材料
1. 树脂材料:接近牙齿本色的补牙,前牙后牙都能用,直接填充一次完成,性价比高。但重度磨牙患者可能需要更耐磨的材料。 2. 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或靠近牙龈的缺损,能释放氟化物预防再次龋坏,但美观度稍逊于树脂。 3. 嵌体修复:针对较大牙洞的定制修复体,耐磨度更高,但需要两次就诊。
补牙过程其实没那么可怕
很多人听到牙钻声就紧张,其实现在补牙已经轻松很多。医生会先检查确定范围,局部麻醉后清除腐质,用酸蚀剂处理牙面增加粘接力,后分层填充光照固化。整个过程前牙约20分钟,后牙30-40分钟,酸痛感多数人能接受。
补完牙要注意的五个细节
1. 两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食物 2.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,通常1-2周会逐渐适应 3. 补牙后别用牙签戳填充部位,改用牙线清洁 4. 深龋补牙后如出现持续疼痛要及时复诊 5. 每年少做一次口腔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
关于补牙的常见疑问
Q:补牙能维持多久? A:树脂材料一般能用5-8年,具体取决于日常护理和咬合习惯,定期检查能延长使用寿命。 Q:怀孕期间能补牙吗? A:孕中期(4-6个月)相对,简单补牙可以操作,但需提前告知医生孕期情况。
预防胜于治疗,保护牙齿从日常做起
再好的补牙也不如原生牙齿,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含氟牙膏和牙线清洁,少吃黏性甜食。发现牙齿染色或敏感时及时检查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。记住:善待牙齿的投资,永远比治疗更划算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