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容忽视:早期症状、危害及科学防治指南
早晨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超80%,但近七成患者因早期不痛不痒而延误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沉默的口腔健康“”。
一、什么是牙周病?
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就像房子的地基逐渐被掏空。它从开始的牙龈炎(仅牙龈红肿出血)逐渐发展成牙周炎,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终牙齿松动脱落。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。
二、六大危险信号要警惕
1. 刷牙出血:健康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这是早的预警信号 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产生的硫化物难以通过漱口消除 3. 牙龈肿痛:尤其是进食时出现胀痛感 4. 牙齿变长: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 5. 牙齿移位:原本整齐的牙齿出现缝隙 6. 咀嚼无力:牙周组织影响咬合功能
三、哪些人更容易中招?
长期吸烟者患病风险高5倍;孕妇因激素变化易患妊娠期牙龈炎;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差,牙周炎症更易加重;40岁以上人群随着骨质流失更需警惕。另外,刷牙时间不足2分钟、从不使用牙线、5年以上未洗牙的人群都属高危群体。
四、防治结合的科学方案
基础护理三件套: - 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刷牙) - 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- 每半年一次洁牙清除牙结石
治疗四阶梯: 1. 龈上洁治(常规洗牙) 2. 龈下刮治(深度清洁牙根面) 3. 激光辅助治疗() 4. 牙周手术(重度患者骨修复)
五、常见误区澄清
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?其实是清除结石后暴露出原本被掩盖的牙缝。“牙龈出血不能刷牙”?恰好相反,更需轻柔有效清洁。“牙周病无法逆转”?早期干预可控制发展,中晚期也能维持现有状态。记住:没有“神药”能牙周病,规范治疗+日常维护才是正解。
六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备孕女性建议提前做牙周检查;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8mmol/L以下再治疗;正畸患者要格外关注牙龈健康状况;种植牙患者若患牙周病会显著影响种植体寿命。建议这些人群每3-4个月进行一次牙周维护。
牙周病的治疗就像马拉松,需要医患长期配合。从今天开始,用正确的方式爱护你的牙龈,别让“老掉牙”提前找上门。如果发现文中提到的任何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口腔科就诊,越早干预,越好。


